213.6亿元 薛城18个项目参加全市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集中开工
2月14日上午,全市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。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,我区在山东雍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高精度超薄电子基础材料产业园项目现场设立分会场。省“四进”工作队驻薛城支队队长、山东省财政厅国库处二级调研员王东应邀参加。区委书记巴海峰出席并汇报我区集中开工项目情况,樊猛、张红卫、刘波、李军、王慎孝、张建兴等区级领导参加活动。
会议指出,这次全市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,既是贯彻省委省政府加力提速工业经济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,也是动员全市以项目建设为牵引奋力实现一季度“开门红”的重要举措。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“项目至上”的理念,全员拼抢项目,全力攻坚项目,全心服务项目,以项目建设新成效开创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。一要“以建保增”争分夺秒抓进度。牢牢盯住446个省市区重点项目特别是这次集中开工的136个项目,围绕提升项目投资完成率、资金到位率、按期竣工率,实行清单式管理、台账化推进,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,切实以项目之“稳”推动产业之“兴”、夯实民生之“基”。二要“以建促引”尽锐出战抓招商。坚持“区市一体、领导主责、政企联动、部门协同”,持续对接世界500强、重点央企、实力民企和头部基金,围绕“6+3”现代产业体系实施靶向招商,建立项目评估体系严把质量关、能耗关、环保关、效益关,加快构建“百亿领航、十亿带动、亿元支撑”的项目方阵,坚决筑牢高质量发展的“压舱石”。三要“以建赋能”精心谋划抓储备。按照“干着今年、想着明年、谋着后年”的要求,建立健全项目谋划储备机制,紧盯上级政策导向、规划指向和资金投向,深入策划一批强基础、补短板、利长远的重大项目,争取将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级“盘子”,形成储备一批、开工一批、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。四要“以建蓄势”优化环境抓服务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躬身入局推动项目建设,当好“有呼必应、无事不扰”的全能“店小二”,做到服务企业“零距离”、项目入驻“零障碍”、办事效率“零延误”、生产经营“零干扰”,以一流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枣庄,蓄足跨越赶超、崛起图强的源头活水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枣庄篇章。
巴海峰在汇报中指出,今年以来,薛城区深入贯彻“工业强市、产业兴市”战略,坚持大抓项目、抓大项目,确定实施区级重点项目117个、总投资1110亿元,投资额首次突破千亿元,28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;新签约过亿元项目6个,其中过50亿元项目1个。今天共18个项目集中开工,总投资213.6亿元,其中13个产业项目属于市“6+3”现代产业体系。一是锂电项目“当龙头”。开工锂电项目3个,总投资124.5亿元、占比达58.3%,将为全市打造“中国北方锂电之都”贡献薛城力量。二是产业项目“唱主角”。开工产业项目13个,数量超过七成,总投资达178.1亿元、占比达83.4%。除3个锂电项目外,高端化工及新材料项目6个,新型商贸物流项目4个,对于我区加快实现工业经济和都市经济“双轮驱动”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。三是民生项目“有分量”。开工民生项目5个,总投资35.58亿元,包括投资18.5亿元的市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、投资7亿元的教育基础设施等项目,可新增中小学学位5000余个,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、服务周边2000万人。
巴海峰表示,下一步,我们将以此次项目集中开工为契机,坚持“快就是大局”,倒排工期、挂图作战,以“起跑就是冲刺、开局就是决战”的姿态,确保项目早建成、早达效,为全市“重点工作突破年”作出薛城贡献。
记者:薛城融媒综合报道
编辑:刘晴(实习)
责编:宋威 李楠
相关文章
最新评论